1987年农历小年,湖北孝感第四医院人流量小了很多,有一对夫妻偷偷摸摸将一个襁褓留在了医院外墙,然后迅速转身离去。襁褓中有一个婴儿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,被刺骨的寒风一吹就嚎啕大哭起来,引起了另外一对夫妇的注意。
这对夫妻是来医院检查身体的,刚出门就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,这才赶忙上前查看。一番手忙脚乱之后,丈夫决定收养这个孩子,将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。此后夫妻两人竭尽全力供应这个女婴,一直支持她考上博士学位,有了一个好前程。
就在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时,时隔35年,这位女婴的生母找了过来,并砸出50万元认亲,希望女儿回到自己身边。这个女孩会怎么抉择?后续发展又是怎样的呢?
收养女婴
肖崇阳、祁春兰夫妻俩一直没有孩子,他们看了很多医生,但是始终没有获得好的结果,这成了他们两人难以愈合的伤口。眼看着两人的年龄越来越大,肖崇阳都有些心灰意冷了,但现在却有一个很好的机会,可以获得一个孩子,这让他们很兴奋。
展开剩余90%不过这里是医院,谁也无法保证孩子“被遗弃”是不是有什么意外,所以祁春兰抱着孩子就回到了医院的服务台,询问医院方面是否丢失了婴儿。医院也很茫然,他们并没有遗失婴儿,当时也没有多少监控,谁也不知道这个孩子到底是怎么出现的,大概率是被人遗弃的。
一番手忙脚乱的检查后,确定这个女婴没有什么疾病,就是被冻着了,稍微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复过来。这下肖崇阳夫妇放下心来,之前冒出的想法再次浮现在心头,两人对视一眼,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渴望,他们默契地走到一旁开始商量起来。
肖崇阳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婴儿很有好感,他想要一个后代,也愿意收养女婴。祁春兰那边更没有问题了,从见到女婴的那一刻起,母性的本能就占据了她的头脑,让她早就产生收养的想法了。于是不再犹豫,两人向医院方面提出请求,很快就获得了同意。
欢天喜地的回到家,两人开始准备收养的各种材料,忙得不可开交。当女婴真的被他们抱回家的时候,祁春兰喜极而泣,她终于可以当妈妈了。这个孩子就像是上天赐给他们的一样,解决了夫妻俩一直以来的困扰,让他们的人生不再遗憾。
肖崇阳给女婴起名“肖晶晶”,并且和妻子商量好,不主动给她说自己的身世,等她长大之后再具体看情况。就这样,肖晶晶成为了这个家庭的一员,肖崇阳和祁春兰把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,全心全意地抚养她,不让她吃一点苦,尽到了父亲和母亲的责任。
可是肖崇阳一家的生活并不富裕,他是纺织厂工人,每个月的工资定量。祁春兰的身体一直不好,所以没有正式工作,全靠肖崇阳一人养家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工人的下岗浪潮,肖崇阳所在的厂子里效益也不好,他的收入仅够日常开销和祁春兰的医药费,根本攒不下钱。
肖晶晶到来之后,各种花销接踵而来,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。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,肖崇阳下班之后就去当搬运工,靠这种重体力劳动的兼职养家糊口。虽然苦点累点,但是见到肖晶晶一天天长大,这样的辛苦也是值得的。
直到意外再次降临,1995年纺织厂倒闭,肖崇阳没有了工作,成为下岗工人。这对于一直端着铁饭碗的肖崇阳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,他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,半辈子都在纺织厂度过,现在进入社会该怎么赚钱?他们一家人要怎么活下去?这都是他着急要解决的问题。
养家糊口
恰好当时煤气作为一种时髦的能源使用方式,开始在城市居民间流行开来。但是相应的服务点还没有铺开,各种配套服务人员紧缺。肖崇阳看到了其中的机会,于是开始捡起这门生意,帮附近的居民代充煤气,可以送货上门,每次收费10元。
这门生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,完全是靠力气吃饭,赚钱也赚得很艰难,是迫不得已的谋生手段。祁春兰也知道家里的情况,所以拖着病体做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,勉强补贴家用。可是无论多么困难,两人都没有给肖晶晶诉过苦,更没有将负面情绪传给女儿。
肖晶晶也知道父母的不容易,家里的情况更是看在眼里,所以很懂事的没有提出更多要求,反而用尽全力的学习,不给家里增添负担。可是2001年的时候,一件坏事再次降临肖崇阳的身边,祁春兰检查出了胃癌晚期,病情非常严重,已经时日无多。
当时肖晶晶上初三,正是升学关键的时候,祁春兰本不想让孩子分心。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,所以在意识还清楚的时候,将十来年前的故事讲给了肖晶晶听。肖晶晶此前一直被蒙在鼓里,不知道自己原来是被领养的,这个消息直接击破了她的心房,让她茫然无措。
说完这个消息的20天后祁春兰就去世了,肖晶晶此时有再多的话也无法说出口了。这些天里,肖晶晶想了很多,她虽然不是祁春兰亲生的,但是这么多年的抚养下来,和亲生的又有什么区别呢?他们互相已经把对方当作亲人看待,这就足够了。
肖崇阳夫妇为了能让肖晶晶好好学习,每天节衣缩食,含辛茹苦,把所有好东西都留给她,这样的恩情是极大的,比抛弃她的亲生父母不知道要好到哪里。从那以后,肖晶晶变得越发努力,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好大学,让父亲肖崇阳过上好日子!
肖崇阳对女儿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欣慰,女儿没有辜负他这么多年的贡献,失去妻子的痛苦也稍微变淡了,他要更加努力工作,供给女儿上学。可以说肖晶晶的学费和吃穿用度,都是肖崇阳用一罐罐煤气换来的,都是用辛苦和血汗凝结而成的,蕴含着厚重的父爱。
肖晶晶非常争气,不仅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,而且在高考时被华中农业大学录取,成为了一名高校大学生。当肖崇阳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,觉得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,女儿有出息就是他最大的欣慰,他以后工作的时候也就更加有动力了。
大学时候的肖晶晶丝毫没有放松,她没有享乐的资本,家里的情况也不允许她停下来。所以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开始,肖晶晶就在做家教,用兼职赚来的钱当作生活费,尽量不伸手向家里要钱。同时她还努力学习,争取学校的奖学金,用助学金来交学费。
意外突然来袭
在日常生活中肖晶晶非常节俭,从不多花钱,存下的钱就给父亲买各种补品。由于早年的重体力劳动,肖崇阳的身体受损严重,患了多种疾病,逐渐已经无力工作。现在换肖晶晶来照顾父亲了,两人的身份互换,算是形成了一个亲情的轮回。
就这样父女俩相互依靠,过着平静却有希望的生活。本科毕业后,肖晶晶不负众望考上了研究生,两年后甚至还获得了留学加拿大攻读博士的机会,直接震撼了整个家族,并在孝感当地引起了轰动。肖晶晶的身世也被一些媒体爆料出来,有了更大的话题度。
这样广泛的讨论当然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,当初抛弃肖晶晶的亲生父母也知道了女儿的下落,驱车赶来想要和女儿相认。当肖晶晶看着门外衣着得体的夫妇时,心里的震动无法述说,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与亲生父母相见,她还没有做好准备。
门外的两人也很激动,他们如同竹筒倒豆子一样,将自己的来历和当初丢弃女儿的经过说了出来。原来这对夫妻之前做生意失败,手里没有钱,没想到肖晶晶却在那个时候出生。他们觉得没能力抚养,再加上之前的孩子都是女儿,他们想要男孩,所以就把肖晶晶丢弃在了医院门口。
现在他们生意好起来了,在听到了肖晶晶的消息后,就想让她认亲,重新回归亲生家庭。为了表示“诚意”,这对夫妻还拿出50万元现金,想让肖晶晶松口。这时选择权在肖晶晶手里,肖崇阳忐忑地看着女儿,等待着她的回答,心里却倍感煎熬。
肖晶晶对这对夫妻的说法很反感:你们困难的时候丢弃了我,现在发达了就回来想让我回去,还拿钱羞辱我家,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。既然你们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,那么我为什么要回到你们身边呢?这两个人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!
所以在夫妻俩说完后肖晶晶就冷哼一声,直截了当的拒绝道:“我不认你们是我的父母,我的爸爸叫肖崇阳,我的妈妈叫祁春兰!”这句话一出,现场变得非常尴尬,肖崇阳为了给女儿解围,站出来打哈哈道:“晶晶,不要冲动,好好想想再做决定。”
肖晶晶却很坚定,要求夫妻俩离开,不要打扰她的正常生活。无奈之下,他们只能默默走开,临走前还在哀求肖晶晶。等到就剩肖崇阳和肖晶晶两个人的时候,肖崇阳也说了实话:“晶晶,爸爸不舍得你离开,但是那边的条件明显更好,对你的未来也更有好处。”
可是无论肖崇阳怎么劝说,肖晶晶都不愿意接受曾经抛弃她的父母,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。肖崇阳夫妻虽然和她没有血缘关系,但是多年来的养育之恩不是那么轻易割舍的。她知道亲生父母那边条件更好,可不能为了利益而舍弃感情,这是她无法接受的。
让人暖心的结局
肖晶晶的博士学位需要在加拿大读,所以很快就要出国了,亲生父母那边依然没有放弃,多次带着儿女来见肖晶晶,希望能用亲情打动她。另外他们还不忘做肖崇阳的工作,让肖崇阳去劝女儿做出“正确的选择”,为此一直锲而不舍地努力着。
谁知道这一招起了反效果,原本肖晶晶已经被亲情感动,和姐姐弟弟的交往联系也比较多。但是有着胁迫肖崇阳性质的戏码一出,肖晶晶顿时就变换了态度,开始拒绝和这对夫妻联络,并且迅速安排好了出国事宜,来了一个远走高飞,远离是非之地。
即便肖晶晶是这样的态度,她亲生父母还是没有改变想法,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坚定。等到肖晶晶2013年回国后,他们对肖晶晶的“示爱”仍然在继续,甚至还直接在《中国梦想秀》节目上邀请女儿上台,并让主持人询问她是否愿意和亲生父母团聚的问题。
谁知道肖晶晶一点面子都不给,不假思索地就说出“我不愿意”,致使现场观众以及后续的舆论都对她很不利。大量的网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肖晶晶的冷酷无情,说她没有人性,严重的甚至开始人身攻击,给她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。
这些人的话术都是一样的,完全没有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,更没有切身体验,完全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。他们不知道肖晶晶这么多年经历了什么,更无法代入她的情感,所以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,但仍然不是肖晶晶选择原谅的理由。
等到这股风潮消退之后,肖晶晶再次恢复了平静的生活,从上海农科院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,还将父亲肖崇阳接到身边赡养。同时她还组建了自己的家庭,一家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,远离那些是非和挑拨,始终坚持着自身的选择,和亲生父母说不。
从外人的角度来说,肖晶晶有些不近人情,有些太过冷酷了。但不是每一种过错都能被谅解,亲生父母抛弃自己的孩子,没有尽到养育的责任,这对于肖晶晶来说就是不可原谅的。无论他们后来做多少弥补,如何痛哭流涕,都应该为自己的过错买单。
肖晶晶的做法非常暴烈,却也是对养父最大的保护。假如我们面对这样的事情,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?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。
发布于:天津市